2006-08-31

谁违反“帮规”,谁就被调查!

(点小图看大图)
按语:自古以来,帮派都有一套入会仪式及严密的组织与帮规,如有的帮规规定:不出卖兄弟、不勾引“二嫂”(兄弟的女人)、不私用公款和不准黑吃黑等。

  最近有新闻“上海市宝山区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这个秦裕同学啊,刚当上区长正好一个月,就被纪委调查了,真是风云突变啊。真不知道这个区长是谁提拔的他,真是很有眼光啊。也应该查查这个人提拔的其他人,看看也是否有“发展”的潜力。

  上图左二就是秦裕的尊容了,白白胖胖的,吃的不错哦。看看他的胳膊,跟莲藕一样,估计女同胞看了也会羡慕!我们来拜读一下相关人物的简历:

秦裕1963年?),中国上海人,现任上海宝山区区长。

秦裕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后以博士学位毕业。1992年起即开始担任陈良宇的秘书,2002年陈良宇升任上海市长之后,秦裕也随之升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市长秘书。2003年陈良宇升任中国共产党市委书记,秦裕也转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市委书记秘书。秦裕长期跟随陈良宇工作,被视作其亲信之一。

2006年7月23日,秦裕调任上海市宝山区区长。8月24日,因涉嫌祝均一挪用社保基金一案而被中纪委公开宣布进行调查。

祝均一(1951年2月?),中国上海人,籍贯浙江海宁

祝少年时先后就读于长乐路第三小学和向明中学1966年初中毕业后插队落户黑龙江省逊克县1976年回上海。回到上海后,祝进入淮海路街道生产组工作,很快当上了领导,并将生产组改制为“上海卢湾区春雷电讯厂”,1983年,该厂年利润达到140万元人民币,成为轰动上海的奇迹。祝也因此成为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1985年,祝被任命为卢湾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进入政界。1989年,祝晋升为上海市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1996年出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调任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2006年8月因涉嫌挪用社会保障基金32亿元人民币而被免去职务。

陈良宇1946年10月出生),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92年被提拔为上海市委副书记,并任此职9年。2001年接替调任中国工程院中共党组书记的徐匡迪任上海市市长,2002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同年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据说,秦裕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是最最拔尖的,是个搞研究的好料子。科学研究当然是研究,研究升官之道也是研究。所以他的天分还是不错的。现在突然晴天霹雳,被官方媒体传出被调查了,不是违反“帮规”就是得罪“帮主”了。

  按照一般思维,犯国法了就由司法机关了负责调查,可在某些党派里面是不同的。首先是违反了“帮规”,以后才轮得到国法。为什么“帮规”大于国法呢?因为整个国家都是党的。党就是国,国就是党。你反党就是叛国,叛国就是反党,逻辑很简单。至于爱党是否就是爱国呢?这个不是你我老百姓说了算,目前党说“是”,那就是。

  有看官云:我说的这一切,不都是废话吗?好,就此打住,明白人挺多的。

2006-08-29

“化悲痛为淫荡”--俺们农民富了之后干什么?


  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是一个旅游业发展的不错的农村城镇,甚至都有不少外来人员前来打工。不过当地的一个新风俗让人很惊讶,就是在家里死人了,办丧事的时候竟然请人来跳脱衣舞招揽人气。咋一听挺新鲜,可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
全文

2006-08-26

是谁这么牛?山村的小人物竟然当选《时代周刊》100人物!

就是他!戴墨镜的那个!咋这么酷呢?

  《时代周刊》的报道标题是:“塑造了我们的世界的人”(TIME 100: The People Who Shape Our World),具体的英文报道地址请看这里。我就不翻译了,因为好多单词看不懂,听说有个什么金山糍粑的能翻译,我也买不起,算了,不看英文的东西了,咱看看中文的。
  另外Time 100的所有人的名单可以参考这里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啊?
  他的名字叫陈光诚 并且是一个盲人,怪不得戴着墨镜!
  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背景?居然能和《时代周刊》拉上关系?难道天赋异禀?这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看报道里说他是Shandong的,那就应该是山东省吧?还是老乡?。……哦,原来是临沂的。
  临沂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有这么一条新闻:
2003年度临沂市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原文链接在这里,最后一行提到了他的名字:

  大家都知道,维权是一个非常难做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法律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并且他还是一个盲人!

  上面的新闻已经是2003年的事情了,那么这个人现在怎么样了?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仿佛成为了一个谜。

[转贴不说话] 中国为什么落后??中国社会的八大无用功

  人类有社会的属性,而社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需要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才能不断完善的。党和政府在领导人民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而只有萨达姆政府的100%正确率才是不正常的!前一段时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写了一篇《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文中论述了“制度资本与制度成本”并作了“中国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的立论。 文章相对深奥。这里笔者想以浅显的道理重新阐述中国勤劳不富有的根源:中国整个社会做的无用功太多。下面笔者以个人的视觉角度,以八个角度来分析整个社会做的无用功。以及其深层次原因。愿此文能作中国发展的抛砖引玉之举!

  一、整个社会在人际关系上做无用功

   中国是一个人情味相当浓的国度。谁都不可否认人际关系在中国的重要性,但谁也不能否认人际关系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中国社会上实实在在存在着,有关系看病可以不挂号,有关系可以很容易地从银行贷到款,有关系容易找工作、有关系容易升迁,有关系即使扣了车也可以不花钱要出来。这是谁都不能回避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于是几乎所有的国人除了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请客送礼。个人有个人的关系,公司有公司的关系。笔者曾经在一家汽车改装厂工作过,每到过年公司都要拿出一部分钱专门用于处理各个部门的关系。看一叶而知秋,我想整个社会也不会脱离人际关系这张大网的。而在农村每家每户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开销更是大的惊人,买车,盖房,以及子女考上大学,都要请客,更别提红白事情了。我表妹今年年初结婚(东北农村的普通婚礼),仅女方酒席就摆了70桌,吃了三天!虽然能拉动消费,但这对整个社会而言绝对是无用的,从社会整体范围而言都是在做无用功。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中国这个国情下,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自己的关系网,是每个人降低办事成本的最佳选择。虽然从整体而言是做了无用功,但在个人的角度上是做了最有用的功。相比之下美国人也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但绝对没有中国人的复杂。在美国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了。

  为什么中国的人际关系如此重要呢?笔者认为是我国的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 各个部门掌握的权力过大,各部门缺少公平公开运作机制。比如摩托车因为没牌或是没交养路费给扣了,可以罚款200,也可以罚款50,也可以不罚款,而这其中的灵活度就要看你的关系了。再比如要承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可以张三也可以给李四也可以给王五,但究竟谁能获得该工程的承包就要看他的关系了,这无须例 证,随便找几个因为贪污入狱的案例就可以了,那都是明显的例证。如果你不否认中国确实存在大量贪污的事实,那你也不必否认笔者所讲的事实!政府办事效率低 下,执法缺少人民的监督,导致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更导致整个民族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大量无用功。

  二、环境污染、生态环保做无用功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苦果之一,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新华网);中国沙化土地每年吞掉一个大县(河南日报);水污 染问题严重:中国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华声报);还有森林锐减导致的生态危机(人民日报)等等。环境污染、生态环保整个社会可以说为之做了巨大的无 用功。进一步说应该是做了巨大的破坏性的功。比如北京日报文章《投入600多亿元资金淮河水质却回到“原点”》,题目中的水质回到原点这个“原点”是什么 呢?是水质又会到了污染的最高峰!

  笔者随便搜索了相关环境污染的文章,不必篇篇细读,只须看看各媒体关于治理污染投入的文章题目,我想就足以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劣性,以及在生态环保方面做了多少的无用功。以下是相关媒体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题目:

  《人民网》:山东投巨资治理南水北调沿线污染
  《人民网》:宁夏将投入巨资治理黄河污染
  《国际在线》:国家巨资治理松花江污染
  《新华社》:江浙沪已投入120亿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
  《中国水网》:广东大投入促环保产业产业规模将达300亿
  《人民网》:我国规划投入400亿元防治三峡水污染
  《福州日报》:中国投入555亿治理渤海
  《武汉晚报》:北京投资1000亿治理污染
  《人民网》:我国计划投入1234亿元巨资治理河水湖水污染
  《人民网》:广东大投入促环保产业快发展5年投入1500亿

   以上动辄几百亿的投入,如措施得当,国家宏观调控得当,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的。现实社会完全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据《武汉晚报》报道:环境 污染使我国年损失2830亿。年损失2830亿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且这其中还不包括环境破坏带来的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可见中国为什么会勤劳而不富有了。中国为什么会在环保上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借用武汉晚报里专家的分析: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原因众多,但国家工业规划布局失误,调控措施不力和公民环保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笔者也认为政府应该主要责任。

  三、基础建设做无用功

   笔者所在城镇,政府大楼是新盖的,邮电大楼是新盖的,派出所大楼是新盖的,银行大楼是新盖的,税务局大楼是新盖的……,这绝不是笔者一个人看到的个别现 象,应该是中华大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和我们的政府一样,老百姓(农村)有钱就盖屋,旧的翻盖新的(即使还可以住)。在中国这是自然的事情,有外国朋友说, 每次来中国发现中国变化特别大,可是感觉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或者说是中华大地一片生机。虽然盖楼的政府官员或许因为政绩已经升迁了,但是空荡荡的办公大楼,留给社会的只能是闲置和浪费,而我们的行政机关并不会因为住进了一流的建筑而提高效率。某些好大喜功的地方领导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就冒然动工,然后被中央叫停,导致大量的被占的土地闲置,不能耕种。如,类似违规上马被勒令叫停的“铁本事件”,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840万吨、概算总投资105.9亿元之巨,可想而知该项目会导致多大的浪费。还比如各地以建设开发区为名,导致的在建设方面做的大量无用功(央视的焦点访谈做过多次的相关报道)。都浪费了过多的人力财力。更危险的是,那些烂尾楼,豆腐渣工程,给社会留下的更多的是隐患。最著名的要数曾经轰动一时的彩虹桥跨塌事件。而这些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家在宏 观规划上没有尽早的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或者说国家在让老百姓监督的方面做的不够。老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监督为他们服务的公仆们。其中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在政府。

  四、证券市场做无用功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做的无用功,笔者是最清楚的了,因为几年来笔者就是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过来的,而且笔者也对中国证券市场作了相当深的了解。由于中国证 券市场的特殊性及其相当深的理论性,导致证券市场的管理层对中国股市的策略错误,导致了7000万投资者的整体亏损,也导致了几乎所有券商的亏损,造成了 整个社会上万亿的亏空。证券市场做了巨大的无用功,相信每一位投资过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很清楚,中国股市早在1992年上证指数就已经达到1400点以上 了,而时隔十多年的今天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仍然在1400点徘徊。中国股市在其价值发现,资产配置,以及经济的晴雨表的功能方面几乎一样都不具备。而唯一能令管理层称道的的融资功能,却形成了对投入证券市场资本一而再的不公平分配。以至有著名经济学家竟然说“中国股市赌场不如!”中国股市十多年辛苦竟然搞了一个大赌场,赌场是零和游戏的,做的是无用功。

  中国证券市场的脉络不畅,导致大量资金集结银行于房地产业,而需要融资的大量民营资本却面临融资困难。以至出现大量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由于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导致,中国证券市场成了吞噬资金的资金黑洞,整个社会没能出现美 国社会那样因为投资股市而成为富翁的示范效应,整个社会投资中国股市的几乎全部成了亏钱效应,而妄图通过股市实现整个社会资本积累的途径基本被堵住了。 10多万亿的银行存款无法发挥其应发挥的作用,竟然成了笼中虎。

  中国股市之所以会做了如此多的无用功,在笔者看来,是中国股市管理层在借鉴西方股市理论的同时,被西方股市理论形成理论束缚。其实行的股市策略不切合实际,犯了当年王明“苏联式的教条主义”的错误。主要责任应该在证监会的发展策 略的失误。而证监会往往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能自我更新。这在证监会的用人机制以及证监会对投资者的态度可见一斑。证监会曾经搞过对投资者的风险再教育,其实需要教育的是管理层自己而不是投资者。

  五、教育体系做无用功

   现在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都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质疑,比如教育的高收费,以及中小学的负担过重问题。虽然整个社会都在致力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但效果甚微。笔者认为教育的问题要得以解决,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现在的的用人机制已经脱离了用人唯才的用人原则,现在的用 人机制是唯文凭是举,假文凭大行其道就是佐证。唯文凭是举这种用人机制,严重加大了全社会在教育上做的无用功。做模特需要大学文凭,科级以上干部要拿到硕 士研究生的毕业文凭(东北某市),等等此类不合理的用人机制,无形中加大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才 力,甚至学了一些几乎一生都用不上的东西的时候,那么就等于其做了无用功,这是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用处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大了社会对教育的负担,学 生对课程的负担。社会和家庭负担着过重教育费用。贫困家庭一生的积蓄竟然供不起自己孩子上学。学生则负担着繁重的课程压力,我一个堂妹现在读高一,早晨 6:00开始上课,晚上10:15下课,她告诉我在她们的学校高一到高三都是这样的课程安排,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天天喊素质教育,难道非得要这 样繁重的课程压力,才能教育出高素质人才吗?这样过重的负担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吗

  现在社会的绝大多数的工作,初中生高中生就可以胜任,而且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充电才是适应社会变幻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许振超,只有一个初中文凭,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桥吊专 家。而许多高学历者并不一定代表其高能力,比如中国的证券业,曾经高薪聘用了高学历的海归人士,但一样把中国股市搞的一团糟,几乎将全社会套牢!现在的社 会是社会分工精细的社会,更多需要的是术业专攻的人才,而现在的用人体制严重制约着术业有专攻类人才的脱脱颖而出。


  可以说中国教育上做的无用功应该归咎于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和教育部的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政府在宏观引导,和教育体制上的不到位。

  六、社会交通方面做无用功

  现在交通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大量私家车的出现,表面上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但这不能掩饰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低的国情。购车购房虽然能拉动消费,但过度消费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高能耗,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能源的供应不足。

   对于改善交通、便于出行这一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为了便于出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于是修更多的公 路,建更多的停车场,占更多的土地,浪费更多的能源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在交通方面做无用功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交通的投入不足导致,经常出现大量乘 客被滞留在车站的现象。经常会在车站看到乘客排起长队购票的情景。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人口流动高比例的大国,全中国13亿人口每人拿出一分钱,就 会有1300万元之巨,而交通的不通畅导致全国乘客每年因为等车浪费的时间,浪费的才力人力,将会是无法计算的天文数字。

  中国中产阶级的小试牛刀,就导致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先后出现了车满为患的情景。而以后随着有车族的不断增加,更多城市出现车满为患的情景势必不断增加。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些方面是于国家的宏观引导,和宏观政策分不开的。而对于这点笔者认为国家应该采取对私家车高征税,征税收入用于补贴公共交通的建设,必须大力建设节能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才能解决中国的交通问题。而这需要国家宏观统筹。

  七、人口迁徙做无用功

   中国的人口迁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奇观,每年年初、年末都会形成大量的打工人潮,打工族在交通支出上占收入的较大比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而整个社会 每年在这方面做的无用功究竟有多大,无法估量。其对整个社会的消耗绝不亚于本文中所列的任何一项。而这与户籍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户籍制度严重困扰着中国经 济的发展,并形成更多的社会问题,如影响着打工族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还比如因为户籍制度导致的,发达地区单身大龄女子偏多,贫穷地区光棍男子偏多等更深层 次的社会问题。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的低效于不务实!

  八、边缘产业做无用功

  中国有句古话叫玩物丧志,一个人玩物丧志会导致这个人没有前途,如果一个国家也玩物丧志,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歧途。现在的中国就出现了整个社会大量不创造财富的产业,类似玩物的行业。而整个社会对这些产业过度投入是在做无用功。

   现在有一种经济学理论叫拉动消费创造GDP,就好象盖一座楼,盖楼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盖完之后发现城市要重新规划,或者出现质量问题要拆掉。于是 拆楼,结果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参与盖楼和拆楼的都获得了大量的收入,从而创造了GDP。难道这个过程真的创造了财富了吗?稍微有脑子的人我想都会知 道,这种拉动消费创造GDP的言论都是谎言。

  笔者认为现在整个社会对某些行业的过度关注,或者过度投入都不合理,比如福彩事业,竞技产业。军备竟赛搞跨了前苏联经济,难道现在的边缘产业就不能拖累中国的经济的合理发展吗?说到竞技产业,笔者并不反对对全民体育事业的投入, 但笔者反对对那些和全民健身无关的过度投入,比如整个社会对足球行业的投入,由于亚洲人种在体能上并不占优势,而过多的投入依然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悲哀, 高薪聘外援,高薪聘外籍教练,都反映出整个国家对足球认识的不成熟!还有前几天关“于中国一枚奥运金牌成本7亿?”的网络热贴,以及“上海购买F1举办权 费用每年高达3000万美元,是欧美站的3倍!”的媒体报道,都能说明国家在这些行业的过度投入,浪费社会资本做无用功!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笔者分 析,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包办,而政府办事,历来有“只算精神账,不算经济账”的习惯,只要想办的事,不计代价,一定要办成。所以花钱多不会成为问题。

  结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如果合理运用这些财力物力,比如用于全社会的普及教育,医疗保障,加大对公共交通,和电脑网络等事业的建 设的投入,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突飞猛进。中国人也不会出现勤劳而不富有的情况了。整个社会将是节能高效的,将会是 一个没有社会压力的宽松环境。

  笔者以上种种社会做无用功的根本或者说主要原因归咎于政府,认为最大的责任在政府。中国证券市场没搞好,有人提出“推倒重来”。难道政府在国家发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要推倒重来吗?中国证券市场的事实证明国际接轨式的渐进推 倒重来很危险。如果不是温总理的“加紧落实国九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紧急叫停,后果将不堪设想,险些葬送了十余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成果,险些搞垮整个证券业,危及中国金融!前苏联的休克疗法对社会的严重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何况中国走道今天是历史的选择,中国曾经走进了浩劫般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但还是在 邓公的领导下走出困境,改革开放,奔了小康。今天我们虽然发现在政治体制和宏观经济上存在这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相信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监督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发现和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胡主席的放开媒体以及温总理的以民为本都让我们看到希望!

  中国的政府只有置身在全体人民的监督下,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中国社会 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只有在政府合理的引导下,通过全民参政,全民议政的形式,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众人的智慧等同于上帝,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如果集体智慧得以开启,其潜力将不可估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贴不说话]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耶鲁大学教授诠释: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众多廉价劳动力的勤奋工作,可以在经济增长初期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这是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有关统计表明,越勤劳的国家,人均GDP反而越低。

  当一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时,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是为了对冲制度成本。

  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仅必须更勤奋地工作,而且只能得到更低的收入。

  前期中,我们谈到“武打”作为一种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机制的意义,特别是当正式司法不 可靠时它对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在一定范围内促进经济交易的发生和市场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以粗鲁暴力建立的“丛林规则”与相应秩序往往是一种低效的 “多极”秩序,它只能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无法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充分地深化。为了让经济实现最大可能的深化,就需要某种正式司法支持下的“单极”秩序。

  这就把我们带回到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话题。自从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制度经济学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一时间我们都认识到制度资本或制度成本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可是今天,转过身看看中国的市场制度环境与法治水平,我们又开始纳闷:中国的法治与产权保护还相当欠缺,可是这些年GDP却以年均超过9%的速度在增长,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国特色真的能使其他国家成立的结论在此就行不通?真的是中国有中国的经济学、西方有西方的经济学?在这期与下期的专栏中,我们不妨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制度资本与制度成本

  制度经济学判断制度机制(institu-tions)优劣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与深化。如果一国的制度有利于交易市场的容量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深化,那么我们就说该国具有高的制度资本。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则使交易的成本变高,这种成本通常被称为“制度成本”。当然,制度成本不仅仅指在市场交易发生过程中实际要支付的成本,也包括由于制度障碍而根本无法进行或选择放弃的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包括“本来可深化的市场”因制度障碍而只能半途而废的情况,以及市场勉强得到发展的情况。

  换句话说,即使在制度机制最不利于信用交易的国家,证券交易和借贷还是可以发生,甚至也可以发行股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证券市场能够深化、能够发展得兴旺。一个国家的经济可能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积蓄已很多,但由于金融证券市场不发达、金融中介不到位,虽然众多创业者与企业家都需要资本,大家也都没办法,那些积蓄资金无法配置到资本的需求方,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就很难发生。这里,制度成本表现为“勉强发展的证券市场”和“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很难”。

  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核心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机制。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狭窄的主题实际上涵盖了一国制度的方方面面,包括法治、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等。比如,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最后归结到对私人产权与合约权益的侵犯,因此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问题最终也是一个产权、合约权益的保护问题。制度经济学的这两个中心命题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从事投资的结果,也不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作出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于是市场发展会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中国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

  正如前面所提,近二十几年中国的制度在不断朝着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方向变迁,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其与真正的市场制度结构还相距甚远,特别是产权保护制度的变革还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可是,这些不足并没有阻止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这种经历似乎否定了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

  其实不然。促使经济增长的资本包括自然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即使一国的制度资本欠缺,但如果人力资本或自然资源出奇地丰富,那么这两种资本可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在给定的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的情况下,如果想挖掘其最大潜力并使市场达到最深化的地步,那么制度资本则会是决定性因素。

  我们可以用劳动力成本和制度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的替代性来解释中国过去二十几年的经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的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一道理,我们不妨想像这样一种局面。假如郑州市要盖一栋特别的仿古中国戏曲大院,用料全部是传统的青砖青瓦,并且要用全国能找到的最好泥土烧出的青砖青瓦。结果其建筑公司找到江西景德镇,决定从景德镇买来1000万吨泥土,每吨售价为100元,共10亿元。 为了说明问题,假设大家对法院解决合约纠纷的能力都不放心,由此导致的局面是,景德镇卖方在没有收到付款之前不肯发货,而郑州建筑公司又声明在没有收到货之前决不放款,原因是在没有可靠的正式司法的情况下,双方都不相信书面销售合约能值几个钱。怎么办呢?有两种选择:双方要么选择“绝对不跟陌生外地人交易”(那么跨地区交易无法进行,全国经济的发展会因此受阻),要么通过某些运作上的安排来规避“交易制度风险”。

  一种规避交易合约风险的办法是把这笔“大交易”分成100份“小交易”,每次运10万吨泥土,等两天将泥土运到郑州之后,郑州公司立即付给景德镇卖方1000万元。这样,即使哪一次郑州方不能付款,卖方最多损失掉1000万元,而不是整个交易的10亿元。但问题是,如果分100次交货,而每次“小交易”又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那么整个交易需要200天才能做完。相比之下,如果正式司法能够非常可靠地处理合约纠纷,那么双方就能以交易合约为准,签约即可发货,整个交易可在两天里完成,而不是要等200天。

  在这里,“制度成本”包括以下几项。第一,郑州的中国戏曲大院工程被拖后200天,而不是立即就可以开始。当然,如果整个经济的市场交易环境都是如此,那么人们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就会在整体上很低,也就是生产率很低,每人每年能完成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都会很少,经济增长就慢。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市场(比如跨区域市场)可能根本不会发展。第二,本来两天可以做完的交易被拖延到200天完成,在中国或许还能接受,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劳动力数量也多,只是“多辛苦一点而已,忍一忍就过去了”。相比之下,如果是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这种规避交易风险的安排显然在经济上不可行。换言之,正是由于廉价的劳动力,我们才有对冲高制度成本的可能性。第三,正因为制度资本的欠缺才使人们单位时间的产出(生产率)不可能高,每天能创造的价值低,反过来又使人们的收入不可能高,迫使劳动收入只能很低。因此,制度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低收入水平。

  上面的例子只是谈到一类制度缺陷。制度障碍也可以体现为那些各式各样的行业准入审批、对市场的行政管制,还有许多灰色和朝令夕改的规章。这些都拖延了创业时间与交易速度。比如,从申请注册公司到真正得到营业执照以至开业,一层层审批过程是创业者要经过的第一道关,走完这一道关所需时间的长短基本能反映一国、一地区的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业和更广义的市场交易。在加拿大,这一过程最快,只需2天,美国需7天,意大利最长,需时121天,在中国需要111天。按每年250个工作日计算,在中国和意大利,创业者平均要等待半年左右才可注册好一个公司并开业(参见《新财富》2002年11月号本栏文章《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为了弥补这些制度成本、规避交易风险,人们不得不格外地勤奋、一天多工作几小时、少拿些收入,多把一些青春年华耗在饭局和没完没了的审批手续上。为什么我们一周七天都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晚上十一、二点也还在通工作电话?这都是我们为制度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

  人均GDP与勤劳成反比

  附图中,我们把25国的人均GDP与其就业者的平均工作时间放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工作时间的长短看作测度一国人们勤劳程度的指标,那么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人均GDP与勤劳是严格成反比的:越勤劳的国家反而越穷。这一方面说明我们传统的“勤劳致富”观念并不一定成立,另一方面说明肯定是“勤劳”之外的东西在起着更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些数据基本证实了前面通过郑州与景德镇的泥士交易例子以及公司注册程序比较所讲到的道理:当一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与发展时,一方面市场难以高效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是为了对冲制度成本,是“无用功”。附图说明,当一国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时,其公民不仅必须更勤奋地工作,而且只能得到更低的收入。按照茅于轼先生的说法,我们中国人比世界其他民族都更勤奋,但我们却还是那么穷。道理也在这里。

  勤奋和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在经济增长初期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这是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能否认制度经济学的中心命题。

  (稿件来源:新财富,作者陈志武,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遗失声明

第一代身份证挂失 特此声明!!!!!!!!

  本人身份证于近期丢失,号码为:370923820329311,有效期10年,住址为“北京大学生物系”(可与即将补办的新证区别)。

  如遇人拿别人身份证作身份证明或抵押时,请注意甄别。

  现做遗失声明,2006年8月26日后由此身份证所引发起的一切后果与本人无关,本人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2006-08-10

居然中招了……流氓插件smflash删除记

  长久一来我一直用Firefox作为主要浏览器,偶尔用用IE。所以我的IE中了个流氓插件很久了,我今天才发现。其实这也和我过于相信“超级兔子”有关。超级兔子检测发现了一个插件,但是这个插件的名字实在太有欺骗性,居然叫什么flash,使得我一直以为它是Macromedia的flash插件。可是IE偶尔跳出个广告窗口,让我觉得一定是哪里不对劲了。一查,果然是这个smflash.ocx捣鬼,这个可不是 MacroMedia 公司的东东!
  废话少说了,删除方法记录如下:
1. 到安全模式下,删除windows/system32 下面的这几个文件: sql32.dll, group.dll, smflash.ocx,也可以不到安全模式下,直接用unlocker来删除,我就是这么干的。
2. 用注册表编辑器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Browser Helper Objects\,删除这个键下面的{14A21378-5BB1-4BC4-95D5-5D3F51527F6F}
3. 重启机器,应该可以了!

2006-08-09

Blogger的blogspot解禁,这回应该是彻底的!

  前几天提到,blogspot可以访问了,事后发现只是昙花一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发现blogspot又可以访问了,是从keso的blog上得知的。
  但这次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不仅仅blogspot解封了,连以前一直封锁的blogblog.com也可以访问了。而后者一直是blogspot用来放置css和模板图片的服务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解封很可能是更可信的一次,而不是GFW抽风的结果。可以看看我在blogspot的遗址
  如果blogspot真的是稳定地开放下去,我相信使用blogger.com的用户会激增,成为中国的blogger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国内靠提供blogger空间的bloggerspaces.com就不大好做了。还好,现在blogspot还不支持域名绑定,否则我就要搬回blogspot了。
  而目前我还是要在bloggerspaces的,因为我的域名还绑定在那里,虽然下个月bloggerspaces的域名绑定要收费了。
  所以呢,我现在对blogger.com最大的期望就是,支持ftp上传和域名绑定!同意的举手哈……

2006-08-08

用del.icio.us给blogger添加分类

  blogger.com没有自带文章分类功能,会让有些用户感到比较不方便。可能是google认为分类没多大意义,直接使用搜索就可以了。无论如何,你要是想要分类呢,通过自己动手也是可以做到的。
  一般用的分类大都是借用某些网站提供的网络收藏夹的导出功能,比如del.icio.usfurl.net。我以前用的是furl,不过有段时间furl被GFW盾掉了,于是换成了现在的delicious。下面的方法就以delicious为例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致的原理,否则你读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一言以蔽之,把你的blog的文章的网址收藏到delicious的收藏夹里,根据你的分类加上不同的标签,然后利用delicious的导出功能,每个标签下的收藏都可以导出为js代码,这个代码就是你的blog上显示分类的那个帖子的内容了。说的很简略,你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按下面的说明一步步做就是了。
  好了,我们开始。
  首先,在delicious注册一个新帐户,也就是专门用来为blogger分类用的。
然后把你blog的所有文章分别加入到del.icio.us里,每篇文章要加的tag对应着你要给这篇文章分的类别。比如你的blog上有个分类叫做“我的情感”,那么这一类的文章收藏的时候,你可以给它们加上共同的标签(比如为feel),那么导出的时候记得feel对应的是“我的情感”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就用这个例子讲解。
  全部加完后到登陆到http://del.icio.us/help/linkrolls这个页面进行设置:把显示数目设置成100,勾上“Only these tags”,并填写上要输出的tag,这个例子里就是“feel”。就会自动生成js代码。
  接下来就是去发布一篇新日志,日期最好设定在所有日志以前;标题就是你的分类名,这个例子中为“我的情感”;然后把你在上述步骤生成的js代码复制到帖子里,然后发布帖子,它会报错,不要理会,勾选错误提示上的“不再显示错误信息”再发布帖子就行了。
  这样你的这篇帖子就会由del.icio.us自动给你生成一个相关分类的文章的列表;接下来把这个分类放到侧边栏里的分类导航里,地址就是这个帖子的固定链接喽。比如在blog侧栏里放个链接“我的情感”,URL设置成刚才那个帖子的固定链接。
  至于其他分类的设置,就是一样了。
  以后定期把相应的文章收藏到del.icio.us就行了。右边就是做好后的效果。

2006-08-02

让你的blogger使用Google Sitemaps

一言以蔽之,就是用blogger产生的atom格式的feed直接做Google的sitemap。如果你熟悉google sitemap,下面的你就不用看了。

凡是能提供feed的网站或者blog,在网页更新后,都可以ping一下google,来让Google重新索引一下更新后的网站。至于Google能多快作出响应,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但这样总比等待Google的机器人来抓取页面好的多,因为机器人是相当随机的。具体方法……

  1. 确定你的网站(或Blog)已经被Google索引(否则ping Google没什么意义)。如果没有的话,向Google提交你的blog的URL,耐心等待……经常搜索Google检查一下。
  2. 假设你的blog已经在Google上了。用你的Google账号登录Google Sitemaps
  3. 在“添加网站”下,输入你的blog的URL并“确定”。单击你已添加的URL,在“Sitemap”下点“添加一个 Sitemaps 文件”,选择类型为“常规网络sitemap”。
    • 我已用支持的格式创建了 Sitemap。 [?]
    • 我已将 Sitemap 上传到我能访问的最高一级目录。
    • 我的 Sitemap 网址为:“这里输入你的feed的url”
    添加后,你的Sitemap栏会显示“等待”(Pending)。过一段时间后,sitemap的状态会由“等待”(Pending)变成”确定“(OK),这时理论上你的blog已经被Google抓取了。
  4. 将来,当你更新了你的blog或者网站,你要ping Google一下,告诉它你更新了. 具体怎么做呢?方法之一是,你可以到上述sitemaps的页面,重新提交一下你的sitemap就可以了。另外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下面这个表单,在输入框你填好你的feed的URL(可不是你的blog的URL哦,正确格式是“http://your.domain.name/atom.xml”)。单击“Ping Google Sitemaps”的按钮就可以了。你可以把单击按钮后产生的页面放入你的收藏夹,以后需要ping的时候,点一下收藏夹里的书签就可以啦。

编译自 A Consuming Experience.

[意外] Blogspot可以访问了!

今天无意中随便浏览,突然发现自己浏览的URL是blogspot的。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没看错,的确是blogspot,blogspot可以访问了!
马上去看了看自己原来在blogspot的blog,呵呵,还在,不过文章还停留在“星期二, 十一月 22, 2005”。真是被尘封在历史中了。
可能是google的政府公关有了进步罢。不过blogger用来存放模板图片的blogblog.com还是不能访问。相对以前来说,终归是有了一点进步。